政府信息公开

晋城市城市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1-11-17 发布机构: 晋城市城市管理局

2021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要求,坚守“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初心和使命,以“城市管理提升年”为主线,深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执法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提升“三大行动”,全力打造“整洁、有序、便捷、安全”的城市环境。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精细管理,深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

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抓手,以召开2021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主攻城市精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痛点难点,开展了一系列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力推进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1.深化“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按照“三延伸、两提升”工作思路,做好提档升级“后半篇文章”。制定了《晋城市城市户外广告牌匾设置管理办法》(已报市司法局待市政府审议后出台)和《户外招牌设置管理标准》《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标准》《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导则》《户外广告牌匾负面清单》,编制了《市区建筑工地围挡设置导则》,采用“方案化、项目化、清单化”工作方法,深入动员、督导检查,推进专项整治向县城、城乡结合部和纵深延伸。截至10月底,全市完成广告下墙17.58万平方米;管线下地310.6公里;施划道路停车位10930个,利用“两拆”拆后空地规划新建公共停车场10处、新增车位800个,机关事业单位对外开放车位6800个;拆除违法建设、不必要围墙围挡和影响市容的建(构)筑物76万平方米,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民生效益,提升了文化艺术品位和专项治理水平。

2.巩固“三洗六见一红旗”活动。按照向县(市)延伸,巩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工作要求,将36家责任单位的任务清单分解细化为104条,厘清职责分工,通过两轮流动红旗评比,从严督导落实,统筹解决了各类影响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营造了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共清洗137条道路818.3万平方米,清洗树木植被71833 平方米,粉刷墙面103900平方米,种植树木144334株,种植草坪和花灌木673017平方米。

3.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为民服务,当好城市管家,从细微处入手营造干净整洁、群众满意的城市环境。针对环境卫生、公益广告、背街小巷、城市窨井盖等方面,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四个专项整治行动”、窨井盖问题治理、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等多个专项行动。累计清扫垃圾100余吨,治理背街小巷卫生424条,修复破损路面462处、问题窨井盖751个;清理36条主次干道各类喷涂小广告5万余处,清理乱贴乱挂、乱堆乱放等3400余处;规范占道经营、流动摊贩、马路市场3300余处;加强户外大型显示屏和临时占道日常监管,协调播放公益广告200万余次,审批临时占道56件;发放宣传海报、宣传手册、宣传手提袋各2000余份,劝阻公共场所随地吐痰800余起。同时高标准、高水平完成了全国康养产业大会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和七叉口路段景观绿化提升工程,进一步扮靓了城市形象,改善了城市面貌。

此外,积极推动城市管理考核指标纳入《晋城市街道办事处重点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对全市十个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前三季度城市管理考核工作,调动了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转变作风,深入开展执法能力提升行动

全面落实“721”工作法和一线工作法,结合“街(路)长制”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担当作为、注重源头治理,不断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1.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持续巩固“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成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个办法”,出台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了各类法治培训,编制了法治宣传资料,整理完成2004年至2021年行政处罚卷宗档案数字化管理3704件。各执法大队扎实开展“担当作为、争先进位”竞赛活动,树立“一个大队就是一个战斗单元、一个辖区就是一个作战布局、一项任务就是一次冲锋集结”的意识,通过鼓励创新、激励先进,考核评分、排名排队,推动“双违”治理、市容整治、扬尘管控、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等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截至11月10日,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案件190件,累计处罚金额约3711.86万元。

2.违法建设“控新减存”成效显著。在巩固“两拆”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控新增、减存量,持续推进“双违”整治工作。参与制定《晋城市中心城区全面防控新增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和《晋城市中心城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分类处置办法》,完善大队、中队、队员“三级网格”管控机制,建立拆违专业队伍库,实行周报告制度,严格督查检查,并督促街道办事处落实属地责任,对违法建设整治工作进行考核打分,强化日常管控、源头管控,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拆除,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截至目前,共拆除违法建设323处、22.55万平方米,其中:发现并拆除新发生违法建设30处、0.53万平方米;按照“拆违跟着景观大道走、跟着改造片区走、跟着工程项目走”的要求,拆除存量违建293处、22.02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在全市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压实各县(市、区)责任,积极督导推进,截至目前拆除违法建筑1758处、48.44万平方米。

3.施工扬尘管控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先后组织开展了春季开(复)工执法检查、精细化整治春季攻坚、施工扬尘治理“百日攻坚”、2021-2022秋冬季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治理等5轮专项攻坚行动,制定了《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行政处罚指导意见(试行)》《建筑工程春季开(复)工执法检查管理办法》《晋城市建成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治理常态化管控办法(试行)》,建立了管控工作日报告、月通报制度,完善了常态化管控工作机制和专项督导、包联监管、双重巡查的工作机制,推行差异化管控措施,实施“绿、黄、红”三级动态评定,确保施工扬尘监管无空挡、无缺位。截至目前,建成区内现有建筑工地189家,其中在建工地156家、停工工地33家;在近期开展的新一轮“全面体检”中,在建工地开(复)工检查验收合格145家,扬尘治理公示牌100%到位;今年以来累计立案76起,处罚金额200万元,促进了市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管控“6+1”要求落实到位。

4.围墙围挡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果。以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扎实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围墙围挡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工作专班,全员上手、合力攻坚,全面摸底动态排查,制定图文对照的任务清单,签订工作责任书,落实日报告制度,边排查边拆除、边拆除边清理。截至目前,城区10个镇(办)以及城乡结合部共拆除不必要围墙围挡675处、21.3万余平方米,施工围挡宜改则改、全面规范。与此同时,注重严控新增,强化长效管理,对在整治中保留下来的必要的围墙围挡进行摸排登记,对新增必要的围墙实行报备管理,严格整治新增不必要的围墙。

5.市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从应用体系、数据体系、基础环境和管理体系四部分推进项目建设,建设完成了城市管理基础、部件事件、行业应用、相关行业、公众诉求5个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了市容AI管控、城市市容喊话、城市智能化路灯管控、“智慧城管”公众号试运行4个应用场景的开发,对全市主城区60平方公里的33万件城市部件系统进行了重新普查入库。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监督指挥大厅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市级平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并与国家平台正式联网,提前完成了对接任务。与此同时,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召开调度推进会、建立月报制度、调研督导等方式,加快推进县(市、区)数字城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全覆盖。

(三)优化举措,深入开展公共服务提升行动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行业监管为导向,紧盯供水、供气、供热及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民生重点领域,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便捷、更安全的贴心服务。

1.全力推进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照工程任务进度和时间表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全面加快“三续一新”重点工程建设步伐。“三续”即三项续建项目,其中,阳电至市区集中供热热网工程完成年度投资约8.9亿元,工程基本建成,整个系统已投入运行;第三水厂工程完成年度投资0.7亿元,三水厂、配水站构筑物主体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分段试水和设备调试,输配水管网除横穿太焦铁路线2处管网未施工外,其它管网试压合格,并已和主城区、晋煤新区、金村新区(含丹河新城)连通,预计12月底试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完成投资4.15亿元,完成土建结构92%,完成安装工程87%,预计年底可建成并试运行。“一新”即开工建设正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PPP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约0.25亿元,新建35000 m³/d处理系统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外运,冠梁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完成50%,支护桩完成90%,预计2022年3月底完工并达到通水条件。

2.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强化宣传引导力度,制定相关配套文件,逐步推广垃圾分类试点,有序推动了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进程。一是广泛征集垃圾分类logo及宣传口号,印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等宣传资料,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对市直各单位、泽州县政府、城区政府及辖区各街道办事处进行了专题培训。二是牵头起草了《晋城市厨余垃圾管理办法》,编制了《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办法》《生活垃圾分类考核细则》,印发了《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配置指南》《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规范》,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在市区秀水苑、和凤苑、皇城新区、普陀旺世等20多个小区启用推行了“物联网+智能回收”垃圾分类模式,提高了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类小区占比达到8%。四是在全市35个乡镇133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沁水县作为全市垃圾分类试点县,启动了12个乡镇49个行政村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3.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牢固树立“城市保姆”的理念,着力从市民、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影响切实利益的问题入手,创新举措、主动服务。一是压缩报装时限环节,将企业用水用气报装办理环节精简为报装审核和验收通水(气)2个环节,报装办理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实现供水、燃气报装业务政务大厅“一站式”办理。二是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用水用气报装、查询、缴费、发票下载和信息变更等全流程“网上办”“掌上办”。三是针对符合要求的、需要附属小型市政公用设施接入服务的建设项目,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4.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不断加强市政公用安全运营管理。一是制定了《全市城市管理系统安全生产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行动方案》和《晋城市城市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晋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晋城市燃气事故应急预案》《晋城市供热事故应急预案》《晋城市污水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是开展了“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法》专题教育培训,提升相关企业、市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三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持续加强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开展了城镇燃气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逐级落实“双签字、双承诺”安全行动,排查燃气经营企业82家次,发现隐患和问题608条,已全部整改完成。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持续督导推动了城镇、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在各县(市、区)住建和城市管理部门的努力下,正在稳步推进阳城、沁水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完成了3个万人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了16个黄河流域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2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提标改造试点;建成122座垃圾中转站并逐步投入运行,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的自然村比例达到8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攻坚克难、担当作为,推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面对“十四五”规划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的目标要求,面对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许多差距和短板。主要表现在:重点工程建设仍需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城市品质提升的特色和亮点凸显不够,一些影响市容市貌的“顽疾”需要持续整治。对此,我们将坚定信心、正视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2年主要工作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谋划和做好明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把“聚力城市更新”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和牵引抓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推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锁定“一个目标”。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思考、寻找城市管理的作为点,立足本职工作,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营造“整洁、有序、便捷、安全”的城市环境。

(二)深化“三个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路,主动对标一流,把“为人民管理城市”“城市管家”“城市保姆”工作理念引向持久、推向深入,从而实现认识上有大提高、观念上有大突破、境界上有大提升、工作上有大进步。

(三)用好“一个平台”。积极发挥市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与“路长制”和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智能化手段、全流程监管、全区域覆盖,为落实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稳步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

(四)瞄准“五个关键”。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以巩固创文成果、国卫复检为抓手,坚持“内外兼修”,从当前城市管理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起。一是提升城市品质,深化“两下两进两拆”城市风貌整治,常态化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巩固推进“三洗六见一红旗”活动,拿出具体举措,提高整治标准,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景观的城市道路和特色片区,进一步擦亮美丽晋城的干净底色,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综合环境。二是改进市容秩序,深入推进违法建设“控新减存”工作,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秉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全面落实“721”工作法和一线工作法,主动服务、源头治理,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推动市容秩序有效改善,社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三是完善城市功能,全力落实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三供两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照任务进度安排,推动阳电至市区集中供热热网工程、第三水厂工程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营,正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PPP项目加快建设,全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四是聚焦生态环保,常态化、差异化加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管控,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监管,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确保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要求和规范化整齐化标准落实到位。同时,因地制宜有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五是理顺体制机制,加快理顺市、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整合资源力量,不断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构建精细化管理架构,强化对街道镇办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真正发挥属地管理优势。